“雄安特曲”销售过亿,为何商标却“裸奔”
by: 拾贝 2018-07-04
雄安新区的设立,让雄安新区的热度上升,相应的周边产品比如“雄安特曲”、“雄安老窖”也随即出现,但其实他们商标都没有注册成功,是有名无分的在“裸奔”。
为了蹭“雄安”的热点,很多商家都会把“雄安”嫁接到自己的产品中,来增加知名度,吸引大家的眼球,“雄安特曲”是雄安保府酒业推出的白酒品牌,2017年6月正式上市,借着“雄安”的超大IP流量,“雄安特曲”第一轮招商全国签约金额已经高达1.2亿!
网友发布的一张“雄安特曲”在地铁里的广告,让这个充满争议的商标重新回到风口浪尖,目前这款叫“雄安特曲”的白酒线下线上都在热卖。
“雄安特曲”商标被驳回
我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商标注册的禁止性条款,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因此,能够以县级以上地名做商标的,只有如下的例外情况:集体商标(如金华火腿、兰州拉面等)和证明商标(如中国“绿色食品”等),还比如已经注册的也可以继续使用(如青岛啤酒等)。
“雄安特曲”是作为商品商标申请的,而非集体或证明商标,申请日期也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后,故有关方面不予注册也在情理之中。
2017年7月,原国家工商总局印发的《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及:依法将“中国雄安”“雄安”字样在商标注册工作中予以保护。
因此,不仅是“雄安特曲”,市场上其他企图蹭雄安热点的品牌,在申请注册时都面临相同问题。
由于非注册商标不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即其他商家也可在同种商品或不同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非注册商标使用人的权利将无法得到保护。
而相关企业明知无法注册,得不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却依旧穿着“雄安”的外衣,甚至铺广告大肆宣传,不只是打擦边球,甚至涉嫌违法、违规。
“雄安特曲”知识产权布局
2018年4月,在经过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批准后,河北保定府酒业有限公司改名为河北雄安保府酒业有限公司,并成为雄安新区第一家本土生产企业。目前,雄安保府酒业拥有“百年保定”“雄安特曲”两大白酒系列产品。
在2017年9月雄安保府酒业就已经进行了知识产权布局:
“雄安特曲”商标被驳回,但拥有多维度多渠道的知识产权保护。首先是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版权著作权登记,证书已经下发;其次在国家专利局进行了外观专利申请,已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保护。由此可见,“雄安特曲”不仅没有“裸奔”,而且拥有多维度多渠道的知识产权保护。
(图片来源雄安保府酒业官网)
雄安特曲酒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雄安特曲酒盒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特曲雄安”美术作品登记
雄安保定府
为什么风口来了,只有保定府抓住了!
保定府酒业负责人表示“其实我最担心不是其他企业的各种跟进与模仿,而是不要让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产品把‘雄安特曲’这个好牌子的含金量与价值感给拉低了!”,一个产品一旦成为现象级IP,自然各种山寨都来了,雄安特曲同样如此。
什么是速度?什么是爆款?
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6月19日
雄安特曲、雄安大曲等核心产品定稿、出炉,惊艳亮相;
9月19日
2017年雄安新区经济论坛暨雄安特曲新品上市发布会隆重召开,大咖云集;
9月初
30场中秋品鉴会召开完毕,销量突破几千万,成为行业现象!
“蹭雄安热点” 知识产权律师表示
对于酒类产品“蹭雄安热点”问题,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烟、药品在销售前必须注册产品商标,但酒类不是必须,如果酒类企业不注册商标,只作为品牌,法律也没有禁止。
但是对于产地不在雄安新区内的“蹭热点”行为,除当地企业外,没有同雄安有实际关联的企业,仍让产品命名中带有“雄安”二字,则有被工商部门处罚的风险。“比如酒的产地并不在雄安新区,如果它取了带有“雄安”字样的一个名字,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误导,让消费者以为这个酒的产地是雄安新区,法律禁止的是这样一种混淆的行为,因为它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扰乱市场秩序。”
企业发展不仅要提前注册商标,而且整个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都至关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哪怕产品再好,也需要品牌保护,不能等有市场竞争力了再去做品牌保护。
拾贝——专业的商标服务商
每天精选最多3条知识产权干货,直击您的 事业需求,伴您成长,就是这么干。
微信扫一扫即可关注,或搜索微信号:
sebe2015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即可关注,或搜索微信号:
IPS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