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服务
  • 搜服务
  • 找店铺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40年走过了欧美国家100多年的道路

by: 拾贝  2018-08-27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先后出台多个制度文件,推进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构建多方联动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大打击侵权假冒的行政执法力度,执法办案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信任度、满意度持续提升。

不断完善立法法制水平与国际接轨

追本溯源,知识产权执法开启有法可依的时代,恰恰始自改革开放。

1982年,商标法颁布,开启构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先河。接下来是《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修订,1986年,民法通则第五章针对知识产权作了专门规定,1990年,著作权法颁布。改革开放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工作强力推进。

几乎同一时间,我国也以积极的姿态加入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和公约。

198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此外,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等十多项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都出现了中国的身影。

即便是在被公认为当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涉及面广、保护水平高、保护力度大、制约力强的国际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方面,中国也大有作为。为符合TRIPS协定的相关精神,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对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进行了一系列修改。

迄今为止,中国的知识产权部门法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修订:著作权法历经三次修订已与国际水平相一致;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海关法,2003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从法律层面确定和强化了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职能。

近5年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政策体系,依然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重点工作任务。《关于严格专利保护的若干意见》《专利侵权判定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指南》《专利行政执法操作指南》……一系列规范性政策的出台,有效增强了执法办案的规范性、协调性及权威性。

严格知产执法执法办案总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案例,不仅铭刻着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深深印记,而且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显著成效。

在这些显著成效背后,除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支撑,日趋严格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功不可没。

“护航”“雷霆”……一系列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开展,有效打击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专利违法行为。通过办案的规模效应,有力震慑恶意侵权假冒行为,大大增强了权利人和创新主体的信心。

2014年至2017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连续4年实现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24479件增长到2017年的66649件,年均增长28.5%。今年1至4月,全国专利执法办案量8529件,同比增长22.3%。

除了专项行动,重点领域和环节也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突破点,电子商务、大型展会、进出口等三大领域和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2016年设立的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中心高效运行,调度24个省、10个市、17个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办案人员,高效处理线上侵权假冒案件,仅2016年、2017年两年,共出具这一领域专利侵权判定意见25万多件,赢得了权利人、消费者的高度肯定。

设立快维中心协助办理案件

2017年,全国17家快维中心共受理外观设计专利预审申请16335件,其中14188件最终获得专利权,协助地方局快速办理专利执法案件4212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不断深化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工作,开通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电话与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在全国建立76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设立分中心、工作站等分支机构共900多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络基本覆盖全国。

2017年,各维权援助中心共接听12330知识产权公益热线11.6万次,全国日接听量超过300件,提供维权援助服务2846件,转交相应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案件4864件。

近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又有系列大动作。《“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发布,创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积极推进运用“互联网+手段”,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效率、力度及精准度。

结语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中国以行政手段保护知识产权的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和营商环境。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中国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7年,中国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38.2万件,连续7年位于世界首位;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5.1万件,跃升至全球第二位;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为47.8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0%,增速位居国内服务贸易之首。


拾贝知识产权

每天精选最多3条知识产权干货,直击您的 事业需求,伴您成长,就是这么干。

拾贝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即可关注,或搜索微信号:

sebe2015

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即可关注,或搜索微信号:

IPSEBE